第四届林中祥胶粘剂群聚会报名最后3天!内附参会名录!
“第四届林中祥群聚会”将于9月20日13:30在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举办,林中祥胶粘剂网携手微谱技术诚邀您的参与!
本次聚会旨在携手行业技术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等专业人士,聚焦行业发展生态、连接产业链供给需求、探讨企业现代管理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为广大胶粘剂同仁提供一场精神盛宴。
林中祥,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中山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88年1月南京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硕士学位。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胶粘剂》、《化学与粘合》杂志编委。“林中祥胶粘剂技术信息网”创始人,“林中祥胶粘剂群”(微信群,QQ群‘群号:417857029’)创建人,“上海胶之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聚氨酯及丙烯酸胶粘剂化学与应用,精细有机化学品合成,萜烯、松香化学及深加工利用。
陈旨进先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工本科专业, 于1990获得工科硕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底特律大学聚氨酯化学理科硕士,2005年获美国里海Lehigh University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理工科博士学位。陈旨进跟随的导师包括:中国工程院士、中国最高科学奖获得者王泽山教授、世界著名聚氨酯先驱Dr. Kurt Frisch教授以及美国乳液高分子专家Dr. Andrew Klein教授。
自1991年以来,陈旨进一直在国外从事木工胶粘剂及涂层相关的产品研究与应用,有丰富的乳液合成和聚氨酯胶粘剂理论与实践经验,熟悉从研发到生产的整个过程,了解设备和工艺流程,理解客户需求,有很强的开拓能力和市场动向分析能力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曾任美国SCC(汉高)PUR研发经理,富兰克林研发工程师,美国爱富时研发总监,中国巴德富首席科学家等。
2、目前PUR在纺织,汽车,电子,建筑,木工领域,从实验、工艺设计及包装上的差异;
任天斌,博士、教授、新材料及纳米靶向药物研发专家、创业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与德国GKSS联合培养工学博士,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上海东方医院转化医学中心研究员,课题组长,上海粘接技术协会理事长,上海新材料协会降解材料专委会秘书长,美国材料研究会(MRS)及粘接学会会员,美国东北大学及弗吉尼亚联邦大学访问教授,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近几年来,先后发起创办及合作创办近十家高新技术公司,包括上海微谱化工技术、上海普力通新材料、上海同博材料、上海火克新材料、苏州达同新材料、苏州奈微纳米科技、上海维程计算机等,员工800人左右。
翟海潮,工学硕士,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翟老师从事胶黏剂研究、生产、应用及管理工作30余年,出版《粘接与表面粘涂技术》、《实用胶黏剂配方手册》、《工程胶黏剂及其应用》、《胶黏剂行业那些事》等8部胶黏剂专著。曾任大学讲师,德国Kaiserslautern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粘接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胶粘剂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及《中国胶粘剂》、《化学与粘合》、《粘接》杂志编委。
“我的胶黏剂之缘”-主要介绍自己从事胶黏剂研究、生产、应用及管理工作30余年的奋斗历程,以及写作《胶黏剂行业那些事:从业30年所见所闻》的初衷及写作过程,并简要介绍一下该书的主要内容。
丁晓炯,男,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化学化工系环境监测专业,曾历任东海监测中心、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美国Brookfield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等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验室和在线仪器应用经验,尤其擅长流变学、黏度、光谱测试和分析。
现任笙威工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从事在线黏度测量和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
“大数据时代下在线粘度测量和控制技术” -主要介绍胶粘剂行业中如何通过对黏度的准确测量,来确保不同批次产品的稳定性以及现代实验室在选择仪器设备时对国内仪器的要求。
张健夫,男,1985年生。于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专业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现工作于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同时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做在职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高分子界面材料。
2.翟海潮-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畅销新书《胶黏剂行业那些事》250本
3.南京艾布纳密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瑞洋安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赞助)-群友纪念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上一篇:三湘集团与时间赛跑保障疫情物资供应
- 下一篇:三北豆酥糖:唤醒“舌尖上的乡愁”